脊柱四肢損傷重傷二級之臂叢神經干性或者束性損傷
發表時間:2020-11-27 10:23:42 來源:刑事律師網 閱讀: 1004次臂叢神經干性或者束性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臂叢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1胸神經前支大部分纖維組成,先經斜角肌間隙穿出,位于鎖骨下動脈的后上方,繼而經鎖骨后方進入腋窩。臂叢的5個來源反復分支、組合后,最后形成3個束。在腋窩內3個柬分別從內側、后方、外側包圍腋動脈中段,因而分別稱為臂叢內側束、后束和外側束。臂叢的分支可依據其發出的局部位置分為鎖骨上部分分支和鎖骨下部分分支。鎖骨下部臂叢分支分別發自3個束,多為長支,分布于肩部、胸部、臂部、前臂部及手部的肌肉、關節和皮膚。
臂叢神經損傷首先為牽拉性損傷,其次為直接暴力或局部擠壓傷。根據損傷部位分為臂叢完全損傷、臂叢上部損傷、臂叢下部損傷和椎孔內損傷。臂叢神經損傷致其所支配肌肉癱瘓和皮膚感覺障礙。
臂叢神經是支配上肢的主要神經,可分為根、干、束3段,各段均有分枝支配相應的肌肉區域。臂叢神經損傷多由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造成頭與肩關節分離所致,是周圍神經損傷的一個常見類型。
臂叢神經損傷并不少見,上肢的過度牽拉、鎖骨和第一肋骨骨折、肩關節脫位、鎖骨上窩外傷、刀刺傷、頸部手術等均可引起臂叢神經的全部或部分損傷。據國內統計,臂叢損傷的主要病因依次為牽拉傷、壓砸傷、切割傷、醫源性損傷(產傷、手術傷、藥物性損傷)、火器傷、放射性損傷等。
臂叢神經損傷的類型和表現根據損傷的部位可分為根性損傷、干性損傷、束性損傷和全臂叢損傷四類。
一、神經根損傷
神經根損傷可分為上臂叢神經損傷和下臂叢神經損傷。
1.上臂叢神經損傷,包括腋、肌皮、肩胛上下神經、肩胛背神經、胸長神經麻痹,橈神經和正中神經部分麻痹。主要表現為肩不能上舉,肘不能屈曲而能伸,屈腕力減弱,上肢伸面感覺大部分缺失。三角肌和肱二頭肌萎縮明顯,前臂旋前亦有障礙,手指活動尚正常。
2.下臂叢神經損傷,包括前臂及臂內側皮神經、尺神經麻痹,正中神經和橈神經部分麻痹。表現為手功能喪失或嚴重障礙,肩肘腕關節活動尚好。常出現患側 Homer綜合征。檢查時,可見手內部肌全部萎縮,尤以骨間肌為甚,有爪形手、扁平手畸形。前臂及手尺側感覺缺失。
二、神經干損傷
神經干損傷可分為神經上干、中干和下干損傷。
1.上千損傷出現腋神經、肌皮神經、肩胛上神經麻痹,橈神經和正中神經部分麻痹,臨床表現與上臂叢損失相似。
2.中干獨立損傷在臨床上少見,除了短期內伸肌群肌力有影響外,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3.下干損傷出現尺神經、正中神經內側根、上臂和前臂內側皮伸肌麻痹,表現與下臂叢損傷相似,即手功能全部喪失。
三、神經束損傷
神經束損傷后所產生的癥狀體征十分規則,根據臂叢結構就可明確診斷。
1.外側束損傷,出現肌皮、正中神經外側根、胸前神經麻痹。
2.內側束損傷,出現尺、正中神經內側根、胸前內側神經麻痹。
3.后束損傷,肩胛下神經、胸背神經、腋神經、橈神經麻痹。
四、全臂叢神經損傷
全臂叢神經損傷的后果嚴重,在損傷早期,整個上肢呈弛緩性麻痹,各關節不能主動運動。由于斜方肌功能存在,有聳肩運動。上肢感覺除了臂內側尚有部分區域存在外,其余全部喪失。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肢體遠端腫脹,并出現Homer綜合征。
本條款中所要求的就是一定要達到臂叢神經干性或者是束性損傷,其余類型的損傷不在本條款的適應范圍。所以在診斷時一定要明確,傷后的康復時間要充分,一定要在醫療終結后進行鑒定。
在鑒定時還要注意另一個鑒定條件,就是臂叢神經干性或者束性損傷所導致的肌肉麻痹,一定要達到肌癱標準中的肌力3級以下。
五、損傷程度評定要點
1.肩部或頸部有外傷史。
2.臂叢完全損傷臨床表現如下:
(1)上肢呈弛緩性麻痹,肌肉高度萎縮,皮膚感覺喪失。
(2)肩關節呈向下半脫位。
(3)患肢浮腫,皮膚有脫毛、變薄、發亮等表現。
3.臂叢上部損傷臨床表現如下:(1)肩關節不能外展、外旋,不能屈肘,旋后。
(2)上肢呈肩內收內旋,肘關節伸直、前臂旋前和手向尺側斜狀。
(3)上臂及前臂外側麻木。
4.臂叢下部損傷臨床表現如下:
(1)手內在肌癱瘓,小指及環指屈伸功能障礙。
(2)腕及前臂運動部分或者完全喪失,上臂及肩部肌群力量完整或者稍減弱。
(3)手及前臂尺側麻木。
5.椎孑L內損傷臨床表現如下:
(1)上部神經根被牽拉撕脫,患側大、小菱形肌和前鋸肌同時癱瘓。
(2)下部神經根被牽拉撕脫,可出現霍納綜合征的表現。
(3)常常伴有短暫的同側下肢運動障礙和膀胱、直腸括約肌的功能障礙。
6.X線檢查:了解骨折情況。
7.肌電圖檢查:能確診神經損傷,并可判斷神經恢復情況。
以上內容供參考,刑事法律服務專業性強,請咨詢專業刑事律師事務所,資深刑事律師咨詢電話1569529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