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強制醫療的程序
發表時間:2024-12-18 17:54:29 來源:刑事律師網 閱讀: 463次《刑事訴訟法》第三百零三條【強制醫療的程序】根據本章規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
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采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六百三十二條 對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強制醫療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以下內容:
(一)是否屬于本院管轄;
(二)是否寫明被申請人的身份,實施暴力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所造成的損害等情況,并附證據材料;
(三)是否附有法醫精神病鑒定意見和其他證明被申請人屬于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證據材料;
(四)是否列明被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
(五)需要審查的其他事項。
第六百三十三條 對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強制醫療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審查完畢,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屬于強制醫療程序受案范圍和本院管轄,且材料齊全的,應當受理;
(二)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
(三)材料不全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三日以內補送;三日以內不能補送的,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
(2019年)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第五百三十五條 強制醫療的申請由被申請人實施暴力行為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檢察院提出;由被申請人居住地的人民檢察院提出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申請人居住地的基層人民檢察院提出。
第五百三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應當制作強制醫療申請書。強制醫療申請書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涉案精神病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戶籍地、公民身份號碼、民族、文化程度、職業、工作單位及職務、住址,采取臨時保護性約束措施的情況及處所等;
(二)涉案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住址、聯系方式等;
(三)案由及案件來源;
(四)涉案精神病人實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為的事實,包括實施暴力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后果等及相關證據情況;
(五)涉案精神病人不負刑事責任的依據,包括有關鑒定意見和其他證據材料;
(六)涉案精神病人繼續危害社會的可能;
(七)提出強制醫療申請的理由和法律依據。
第五百三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意見書,應當查明:
(一)是否屬于本院管轄;
(二)涉案精神病人身份狀況是否清楚,包括姓名、性別、國籍、出生年月日、職業和單位等;
(三)涉案精神病人實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為的事實;
(四)公安機關對涉案精神病人進行鑒定的程序是否合法,涉案精神病人是否依法不負刑事責任;
(五)涉案精神病人是否有繼續危害社會的可能;
(六)證據材料是否隨案移送,不宜移送的證據的清單、復制件、照片或者其他證明文件是否隨案移送;
(七)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八)采取的臨時保護性約束措施是否適當。
第五百三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案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開展調查,調查情況應當記錄并附卷:
(一)會見涉案精神病人,聽取涉案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意見;
(二)詢問辦案人員、鑒定人;
(三)向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了解情況;
(四)向涉案精神病人的主治醫生、近親屬、鄰居、其他知情人員或者基層組織等了解情況;
(五)就有關專門性技術問題委托具有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五百三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意見書后三十日以內作出是否提出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
對于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案件,經審查認為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三百零二條規定條件的,應當作出不提出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并向公安機關書面說明理由。認為需要補充證據的,應當書面要求公安機關補充證據,必要時也可以自行調查。
公安機關補充證據的時間不計入人民檢察院辦案期限。
第五百四十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公安機關應當啟動強制醫療程序而不啟動的,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在七日以內書面說明不啟動的理由。
經審查,認為公安機關不啟動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啟動強制醫療程序。
公安機關收到啟動強制醫療程序通知書后,未按要求啟動強制醫療程序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糾正意見。
第五百四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案件,發現公安機關對涉案精神病人進行鑒定違反法律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提出糾正意見:
(一)鑒定機構不具備法定資質的;
(二)鑒定人不具備法定資質或者違反回避規定的;
(三)鑒定程序違反法律或者有關規定,鑒定的過程和方法違反相關專業規范要求的;
(四)鑒定文書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的;
(五)鑒定意見沒有依法及時告知相關人員的;
(六)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
(七)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情形。
人民檢察院對精神病鑒定程序進行監督,可以要求公安機關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必要時,可以詢問鑒定人并制作筆錄,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第五百四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公安機關對涉案精神病人不應當采取臨時保護性約束措施而采取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
認為公安機關應當采取臨時保護性約束措施而未采取的,應當建議公安機關采取臨時保護性約束措施。
第五百四十三條 在審查起訴中,犯罪嫌疑人經鑒定系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認為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三百零二條規定條件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
(2020年)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三百四十三條 對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公安機關應當在七日以內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連同相關證據材料和鑒定意見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
第三百四十四條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公安機關可以采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必要時,可以將其送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
第三百四十五條 采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時,應當對精神病人嚴加看管,并注意約束的方式、方法和力度,以避免和防止危害他人和精神病人的自身安全為限度。
對于精神病人已沒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解除約束后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解除保護性約束措施。
以上內容供參考,刑事法律服務專業性強,請咨詢專業刑事律師事務所,資深刑事律師咨詢電話1569529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