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損傷重傷二級之胃、腸、膽囊或者膽道全層破裂且須手術治療
發表時間:2020-11-27 10:52:05 來源:刑事律師網 閱讀: 1241次本條款中規定的胃、腸、膽囊、膽道全層破裂,須手術治療,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達不到此條件的就不能適用本條款。
一、胃全層破裂須手術治療
1.上腹部有外傷史,如系開放性損傷時,在上腹部或胃區的相應體表部位有可見性創口,有的病例在開放性創口中可流出胃內容物。
吞服有腐蝕性化學藥品制劑的,可見口腔粘膜的燒灼傷。如吞服的腐蝕劑從口角外溢時在口角旁、胸前部的皮膚上有藥物流注痕跡并有燒灼傷痕跡。如屬吞服異物,例如金屬刀剪、玻璃等,口腔、食道有劃破傷痕跡。
鈍器打擊、撞擊上腹部的,可以見到胃區的相應位置的皮膚軟組織有擦挫傷痕跡,例如皮下瘀血、表皮剝脫等。
2.臨床癥狀:胃損傷后,輕則僅粘膜下血腫,粘膜、漿、肌層破裂,重則全層裂傷或穿孔。胃酸有很強的化學刺激性,如果在飽食后胃有較大破裂口,胃內容物大量進入腹腔,可引起強烈的腹膜刺激,易于發生休克,并出現腹膜刺激癥狀,如腹痛、嘔吐,嘔吐物可為血性。
主要體征有上腹部劇痛,壓痛明顯,腹肌強直,呈板狀腹特征。腸蠕動音消失,肝濁音界可能不清或消失,胃管引流出血性物。如單純后壁破裂(胃內容物也可以不流人腹腔)或穿孑L較小,尤其是胃空的情況下,受傷初期全身和腹膜刺激癥狀都可能不明顯。
顱腦嚴重損傷的應激性胃潰瘍出血、穿孔,可能同時有膈肌穿孔(下丘腦受損引起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通過腹腔神經的分支膈神經叢波及膈肌,引起膈肌局部的血管源性障礙)。
3.在胃腸破裂后由于胃腸內容物溢流到腹腔內,玷污了腹內有關相鄰臟器,造成腹腔嚴重感染。例如腹膜炎、膈下膿腫、盆腔膿腫、腸粘連、腹腔器官之間的粘連,經常腹痛,活動受限。
4-X線檢查時,可以發現膈下有游離氣體。但也有部分病例可以不出現膈下的游離氣體。據臨床統計,腹腔透視的陽性率只占80%,還有20%的病人沒有膈下游離氣體的征象。
5.腹腔穿刺、腹腔灌洗檢查:將抽出液化驗檢查呈酸性,有未消化的食物及脂肪顆粒,顏色呈血性紅色。
6.血液檢查:并發腹膜炎后可有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 7.胃鏡檢查:可以明確胃壁損傷性質、程度、破裂口的大小和部位等。 8.剖腹探查:剖腹探查不僅是非常重要的診斷手段,而且也是治療中必須打開腹腔的方法,通過剖腹探查可以查明具體的損傷部位、性質、程度、破裂大小、周圍粘連情況等。
9.在損傷程度的評定中要認真作好鑒別診斷。主要是調查清楚傷者既往健康狀況,有無胃病史,特別是慢性胃潰瘍的病史。這個問題是比較容易查清的。
其次是向經治醫生調查了解胃破裂或胃穿孔的癥狀和體征,如果有慢性胃潰瘍史,在打開腹腔探查時可以發現破裂或穿孔的部位有潰瘍病灶,病灶周圍有比較嚴重的粘連出現,再從破裂口的形狀、部位分析,一般情況下還是能鑒別出來的。也可以將切除的胃組織送病理科作病理檢驗,通過病理檢驗即可以確定是新鮮外傷性破裂還是慢性胃潰瘍穿孔。
10.在調查取證后,確定病人有胃部疾病,但也有明確的損傷事件,此種情況下就更應該科學地作損傷參與度的評定,根據參與度的評定結果,再決定傷害因素與疾病因素的比例大小等。
二、十二指腸全層破裂須手術治療
1.損傷后的常見癥狀及體征:上腹部或腰部持續性疼痛,伴有嘔吐;多數傷者傷后有嘔血,或胃管引流為血性;有的傷者上腹部可以出現柔軟,但是多數有上腹部固定壓痛、肌緊張及全腹壓痛不明顯的體征;如果傷后有十二指腸血腫時可觸及條狀腫塊,或出現十二指腸梗阻的癥狀。損傷較重的病例可以有十二指腸穿孔、破裂時可出現急性腹膜炎的臨床表現。
2.常用輔助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升高;
(2)腹腔穿刺,可以抽出血性液體,有時也可以抽出帶有食物殘渣的液體;
(3)腹部X線檢查,有膈下游離氣體。
常見并發癥與后遺癥有腹腔感染,十二指腸瘺,十二指腸狹窄、梗阻。常合并腹腔內其他臟器和大血管損傷。
三、小腸、結腸全層破裂有手術適應癥
1.有確證的腹部損傷史,無論是閉合性損傷還是開放性損傷,皆可以造成結腸或小腸的全層破裂,腹腔內出血及化膿性感染等。
2.有的血腫較大時可以出現壓迫腹內空腔器官的癥狀及體征,壓迫嚴重時可以出現腸梗阻的癥狀及體征。膿腫形成前有感染經過,有炎性表現,膿腫形成后可以呈現腹腔占位性病變的癥狀及體征。
3.損傷后有持續性腹痛,限于局部或累及全腹;伴有惡心、嘔吐。
4.腹部壓痛,傷后早期壓痛僅限于局部,以后可出現全腹壓痛;腹部反跳痛及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5.B超可以探及腹腔內血腫及膿腫的存在與否,有明顯的局部性液平段,還可診斷出大小、部位等。
6.對出血不止及感染性膿腫的,穿刺或定位穿刺可以抽到腹腔內的血液、血腫內的血液及膿腫腔內的膿液。
7.對上述的損傷及并發癥,必須進行剖腹探查或手術治療的,方可適用本條款進行鑒定。
8.損傷后通過相關的影像學檢查可以確定是小腸、結腸或腸系膜損傷。
9.常用輔助檢查:
(1)血常規,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下降,白細胞計數升高;
(2)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混濁滲液;
(3)X線檢查,當小腸或者結腸損傷或穿孔后,可有膈下游離氣體。
四、膽囊全層破裂須手術治療
1.常見臨床表現:
(1)右上腹疼痛,向右肩放散;開放性損傷見右上腹部傷口;傷后初期右上腹局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很快擴散至全腹;單純性膽囊或者肝外膽管全層破裂,可出現右上腹持續性腹痛,主要由于膽汁流入腹腔刺激所致,引起腹腔炎癥狀 及體征,可有發燒,腹痛持續性加劇,腹肌緊張等;
(2)合并周圍臟器損傷時,膽囊、膽總管損傷的癥狀常被其他臟器損傷的癥狀所掩蓋;
(3)如屬開放性損傷,可有膽汁從刨口溢出的情況;膽汁外溢被腹膜吸收后,出現皮膚粘膜黃疸,尿深黃色,糞便呈白陶土色。
2.實驗室檢查:血膽紅素增高,尿膽紅素直接試驗陽性。
3.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檢查:可抽吸出膽汁性液體。
4.剖腹探查:肝外膽管損傷及膽囊損傷常伴有十二指腸、胰腺和大血管損傷,剖腹探查可以明確診斷。
5.常用輔助檢查: (1)血常規檢查; (2)X線膽管造影; (3)B超。
五、結腸全層破裂須手術治療
臨床診斷及損傷程度評定要點:
1.腹部有開放性或閉合性外傷史。
2.傷后出現腹痛、嘔吐等癥狀。
3.腹部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腹腔移動性濁音陽性,可出現休克,中晚期可有嚴重中毒現象。
4.結腸破裂早期腹膜刺激征不明顯,易并發細菌性腹膜炎。
5.X線檢查見膈下有積氣。
6.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可見糞便及腸內容物等。
7.剖腹探查可確診,并能確定所損傷的結腸無法保留,必須進行全切除。
8.在損傷后并經過手術治療最后導致結腸的全部或部分缺失。在司法鑒定時要有客觀檢查(影像學)確定缺失。
六、膽管損傷全層破裂須手術治療
1.右上腹部受直接暴力撞擊或銳器刺入。
2.-般臨床表現:
(1)右上腹疼痛,向右肩放散;開放性損傷見右上腹部傷口;傷后初期右上腹局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很快擴散至全腹;損傷輕者可沒有典型癥狀,僅有輕微腹痛;
(2)合并周圍臟器損傷時,膽囊、膽總管損傷的癥狀常被其他臟器損傷的癥狀所掩蓋。
3.常用輔助檢查:
(1)血常規檢查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可能要升高;
(2)X線膽管造影,可以發現有膽管損傷,并能發現屬于全層破裂程度;
(3)B超,可以比較準確地診斷膽管損傷類型;
(4)也可以根據臨床上的需要使用相關的影像學檢查。
以上內容供參考,刑事法律服務專業性強,請咨詢專業刑事律師事務所,資深刑事律師咨詢電話1569529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