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與相似罪名的區分
發表時間:2017-11-07 15:09:11 來源:刑事律師網 閱讀: 916次今天南京刑事律師網的南京刑事律師帶來主題是關于: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與相似罪名的區分,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1.主體要件不同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企業;而詐騙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主要是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公司的旗號,虛構公司或者假冒其他公司實施的。
2.客觀方面不同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主要是通過制作虛假的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辦法來欺詐魚人,而發行股票和債券往往是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的;詐騙罪發行股票、債券是非法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所謂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辦法純屬虛構的。
3.兩罪主觀上都是故意的,但故意內容和犯罪目的是不同的
詐騙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財物,而非通過制作虛假的文件來發行股票和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資金。
4.客體也是不同的
詐騙罪侵犯是公私財產所有權,而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主要是侵犯了證券發行的管理秩序。
二、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與集資詐騙罪的界限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與集資詐騙罪都實施了欺騙他人的行為,但二者的區別是明顯的,表現在:
1.犯罪主體不同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企業;而集資詐騙罪的主體則為一般主體,主要是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公司的旗號,虛構公司、企業或假冒公司、企業實施的。
2.主觀方面不同
兩罪雖然在主觀上均為故意,但其內容和目的有所不同。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有虛假發行股票或公司、企業債券的故意和非法募集資金的目的,而非法募集資金是由于籌建公司、企業、公司、企業本身的業務發展,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集資詐騙罪則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目的,即行為人具有將非法聚集的資金據為己有的目的。
3.侵犯的客體不同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侵犯的是股東、債權人及社會公眾的利益和國家的證券市場管理制度;而集資詐騙罪侵犯的是公私財產所有權和國家金融管理制度。
4.客觀方面不同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是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是在公司發行股票或公司、企業發行債券的領域內犯罪,即以虛假方法制作虛假的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發行辦法來欺詐他人,發行股票、債券一般是通過有關部門審批后進行的;而集資詐騙罪可以采取多科方法,其行為人發行股票、債券是未經有關部門批準而非法發行的。
三、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與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的界限
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是指未經《公司法》規定的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兩罪的共同點在于都違反《公司法》的規定,都侵犯了國家對證券市場的管理制度以及投資者、股東、社會公眾和債權人的利益,主觀上也都出于故意,但兩罪仍有明顯區別,表現在:
1.主體不同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公司發起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或企業;而擅自發行股票、債券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單位均可構成該罪主體。
2.客觀方面不同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行為人是以制作虛假的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發行辦法并且一般是經過主管部門批準而發行股票、債券;而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是未經批準而發行股票、債券,即行為人發行股票、債券的行為在程序上不合法,本身不具有制作虛假募資文件的欺詐性,強調的是未經審批的擅自發行股票、債券行為。如果行為人既實施了擅自發行股票、債券行為,又采用制作虛假的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辦法發行股票或公司、企業債券的,對此,應從其中一罪從重處罰,不實行數罪并罰。
以上就是關于: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與相似罪名的區分的內容,如有其他疑惑,可以隨時咨詢專業刑事律師團隊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