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耳廓損傷重傷二級之牙齒脫落或者牙折共7枚以上
發表時間:2017-10-22 15:38:59 來源:刑事律師網 閱讀: 876次牙齒是人體最堅硬的器官,所有牙齒分別鋃嵌于上、下頜牙槽窩內并排列成連續的弓形。其主要的功能之一是對食物進行切割、撕裂、研磨等機械性加工,另外還有輔助發音、維持其面部的外形美觀。
人體的每一枚牙齒都是牙冠、牙頸和牙根三部分組成,牙本質主要是骨骼成分,構成牙齒的主體。正常情況下牙冠顯露于口腔,為牙釉質所覆蓋;牙根埋藏于牙槽窩內,為牙骨質所覆蓋;牙冠和牙根中間的交界部位則稱為牙頸。牙體內部有一個與牙外形大體相似的并含有牙髓的空腔稱為牙髓腔。牙齒借助于牙周膜固定于牙槽窩內,牙頸部為牙齦所覆蓋。當人攝取食物時,隨咀嚼系統的協調動作,上、下牙齒發生咬合性接觸,從而完成切割、撕裂、咀嚼功能。
在本鑒定標準中規定牙脫落或者牙折共7枚以上,主要是由于因為牙齒在咀嚼時是由相對應的上下牙齒相互磨擦而產生功能,缺失7枚以上將標志著將有14枚以上的牙齒失去功能。本條款中缺失的牙齒界定在7枚以上,這是最低限值,在本標準中最高限值沒有規定,這種規定是相對科學合理的。
在本標準中沒有規定重新安裝固定式假牙可以減輕責任,所以在司法鑒定時對于安裝假牙不予考慮。
一、牙齒折斷或脫落的司法鑒定的一般原則
牙齒的損傷在臨床上可分為牙挫傷、牙折斷和牙脫位三種。牙挫傷后可出現牙齒松動,根據其松動的程度又分為三度松動:一度松動最輕,二度松動次之,三度松動最重。對于第三度松動的在臨床上符合拔除特征,但有的三度松動的牙齒固定再植又重新康復的,即使已脫位的牙齒,在傷后最快的時間到醫院也有再植成的。只要是第三度松動的牙齒再植成功的皆不能按牙缺失評定。如果牙齒已經脫離人體,后來再植成功的,必須有醫生證明時,可以按牙齒缺損進行鑒定。
牙挫傷主要是牙周膜和牙髓損傷,牙周膜損傷的后果是牙松動,牙髓損傷的后果是牙壞死。
牙折斷在臨床上分為冠折、根折和冠根聯合折三類。以根折和冠根聯合折二種最為嚴重,這兩種牙折多半會暴露牙髓腔,一般是1/2以上的牙折即可暴露牙髓腔。
牙脫位是指牙齒受外力作用而偏離以致脫離牙槽窩者,包括移位、半脫位、嵌入深部、完全離開口腔。極少情況下可見完全脫離所在牙槽窩的牙,多半是有一些組織牽連。牙折斷基本上皆是斷端離開口腔的齒列,掉到體外或口腔內的其他部位。牙齒嵌入深部是指牙齒脫位后滯留在口腔的某個部位,又再次受到暴力打擊,使脫位的牙被打入深部組織內。牙的損傷多伴有牙齦的撕裂傷,較嚴重的損傷亦可造成牙槽骨骨折。凡是伴有牙槽骨大范圍的損傷性骨折的,可導致咬合錯亂。
牙槽骨損傷以上頜多見,多發生于前牙。有的可能只限于牙槽骨,也可波及腭側骨扳。若暴力從側方而來,則除有牙槽骨骨折外,更伴有腭正中斷裂而彼此重疊,并有腭粘膜撕裂。此外,有牙齦及上唇損傷和該部腫脹,骨折片移位和該部的咬合錯亂。
在司法實踐中,有的人常問打落兒童的乳牙7枚以上能否鑒定為重傷二級,兒童在哺乳期1年后以吃食物為主,特別是6歲左右吃的東西基本上與成年人一致,其牙齒同樣具有切咬、撕裂和咀嚼幾種功能,外傷性脫落后,其功能喪失達50%以上時亦對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在損傷評定的時候要注意兒童的年齡,是否是在牙齒的更換期,被打落的牙齒要認真的檢查,如果牙齒根部很光滑,齒窩又沒有出血,也可能是正在自然脫落,再加上暴力打擊只是造成了提前脫落,此種情況下就不宜鑒定為外傷性脫落。對于折斷的鑒定條件應與成年人一致。
總之,對于兒童和老年人的牙齒鑒定要特別認真仔細,觀察要細,認準是自然脫落還是打擊性脫落,既不能搞“一刀切”的原則,更不能采“和稀泥”的辦法。鑒定老年人松動嚴重的牙齒及6~7歲左右的兒童牙齒更換期的,也可以掌握下降一級的鑒定方法。
二、損傷程度評定要點
(一)有確證的下面部暴力損傷史
損傷后立即出現牙齒疼痛、牙齦充血、腫脹或撕裂性出血;受傷牙齒松動三度以上。牙松動后,有典型的觸壓痛,X線拍片可見牙根折斷;牙齒松動三度以上的可見移位,高出咬合平面,X線拍片見牙周根尖周間隙明顯增寬。
(二)牙脫位或牙脫落缺失
較重暴力的打擊,可以造成牙脫位。牙脫位有多種情況,其中包括移位、半脫位和嵌入深部組織內。牙脫位是顯而易見的,客觀地看到牙齒在牙槽窩的位置有明顯的改變或甚至脫出。部分脫位的牙齒皆有明顯松動和疼痛,而且常妨礙咬合;向深部嵌入者,則牙冠暴露部分變短,位置低于咬合平面。完全脫位者為牙脫離牙槽窩,或僅有軟組織粘連,或已完全離體。對牙齒完全脫位的,在檢查時常見牙槽窩空虛或僅有血塊充血。完全脫位離體的,有時可能在現場找不到脫落的牙齒,此種情況的可能嵌入其他解剖部位,例如吞咽到胃內或嵌入口腔間隙組織內。牙齒脫落多枚的,常可伴有牙槽骨骨折、頜骨骨折、軟組織損傷,面頰部塌陷變形。
(三)牙折斷
牙折斷常是由于外力直接撞擊而造成的,也可能因外力撞擊頜骨劇烈運動而致使上、下牙齒相碰撞造成。上中切牙的折斷最常見,下中切牙折斷次之。
牙折斷按解剖部位可分為冠折、根折和冠根聯合折三種類型。冠折又分為穿通牙髓與未穿通牙髓兩種。冠折最易發現,有明顯的缺損,如穿通牙髓腔則癥狀明顯;未穿通牙髓腔者,可有輕微的感覺過敏或無感覺異常。
根折的主要特征是牙齒明顯松動和有觸壓痛,折斷線愈接近牙頸部,則松動度愈大;如折斷線在根尖區,也可能不出現明顯的松動。
冠根聯合折斷,可以見到部分牙冠折斷或裂開,活動時可見到與根部相連,傷后出現明顯的咬合痛和觸壓痛。X線拍片檢查時可以看到牙冠折裂線向牙根連續,此種情況就可以診斷冠根聯合折。
(四)牙槽突骨折
牙槽突骨折多見于前牙部分,可能單獨發生,也可伴有上、下頜或其他部位骨骼或軟組織損傷。牙槽突骨折不能適用此條款鑒定。如果復雜性嚴重牙槽突骨折后,有嚴重的后遺癥時,可以參照本標準中相關條款進行鑒定。依重傷吸收輕傷的原則,在鑒定意見中可以只寫最重的損傷程度等級,但是在分析說明中可以對低等級的損傷也進行說明。
牙槽突骨折常伴有唇組織與牙齦的腫脹和撕裂傷。骨折片有明顯活動度,搖動一牙,可見鄰近數牙隨之移動,從而引起咬合錯亂。牙槽突骨折常伴有牙損傷,常見的就是牙折斷或牙脫位。X線拍片檢查可以明確診斷有無牙槽突骨折,骨折類型、程度等,并能檢查出有無頜骨骨折。
(五)司法鑒定中注意事項
在損傷程度評定的時候,應該了解傷者受傷前有無牙齒損傷史,有無病變、折斷、脫落、或者缺失等相關情況,排除非外傷性牙齒松動、脫落的情況。鑒別創傷治療期間與損傷無關的拔牙致牙齒缺失的情況。對老年人及學齡期兒童或牙周病患者有無牙齒松動不牢、極易脫落的情況,都要深入調查、認真檢查、全面分析,最后作出科學的評定結論。
備注:
牙齒的松動程度在臨床上分為三度:
一度:牙齒向頰側或者向舌側方向活動> Imm; 二度:牙齒向頰側或者向舌側方向活動1—2mm; 三度:牙齒向頰側或者向舌側方向活動> 2mm。
以上內容供參考,刑事法律服務專業性強,請咨詢專業刑事律師事務所,資深刑事律師咨詢電話1569529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