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犯罪立案標準與量刑標準
發表時間:2023-03-14 08:37:47 來源:南京刑事律師網 閱讀: 954次今天南京刑事律師網的南京刑事律師帶來主題是關于:經濟犯罪立案標準與量刑標準,希望能幫助大家。
經濟犯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一)非法經營罪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對非法經營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訴:
1、違反國家規定,采取租用國際專線、私設轉接設備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臺電信業務進行營利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經營去話業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2)經營來話業務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非法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臺電信業務,受過行政處罰2次以上,又進行非法經營活動的。
2、非法經營外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數額在20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人民幣以上的;(2)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有關外貿代理業務規定,采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商業單據,為他人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數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3)居間介紹騙購外匯數額在100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3、違反國家規定,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 15萬元以上的;(2)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3)個人非法經營報紙5000份或者期刊5000本或者圖書 2000冊或者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500張(盒)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報紙15000份或者期刊15000本或者圖書5000冊或者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1500張(盒)以上的。
4、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非法經營數額在3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5、個人或單位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5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二)挪用公款罪立案標準
涉嫌下列挪用公款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2、挪用公款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各省級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上述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給他人使用。
多次挪用公款不還的,挪用公款數額累計計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
(三)行賄罪立案標準
1、行賄案(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三百九十條)
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
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2)行賄數額不滿一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③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已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2、對單位行賄案(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條)
對單位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上述單位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個人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2)個人行賄數額不滿十萬元、單位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個以上單位行賄的;
③向黨政機關、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3、單位行賄案(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③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四)受賄罪立案標準
涉嫌下列受賄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個人受賄數額在5千元以上的;
2、個人受賄數額不滿5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受賄行為而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2)故意刁難、要挾有關單位、個人,造成惡劣影響的;
(3)強行索取財物的。
經濟犯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經濟犯罪種類多,情況比較復雜;
1、涉嫌違反《刑法》侵占罪的規定,即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行為。法定刑期,一般情節的判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沒有規定“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具體標準,可能各省自己有標準,建議咨詢當地。
高利轉貸罪和挪用公款罪是經濟犯罪中兩個比較典型的罪名,它們的量刑標準與經濟犯罪的量刑標準有相似之處,它們大多數以犯罪的數額去認定。但是高利轉貸罪是采用單位犯罪的雙罰制,而挪用公款罪不僅考察數額還因類型不同考察時間。
經濟犯罪報案需要提供哪些證據材料?
一、金融憑證詐騙案
1、書面報案材料,單位報案應加蓋公章。
2、受害人、經手人等當事人如實陳述案發經過情況的書面材料。
3、提供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的原件。
4、所損失物品的特征、照片(可提供同類物品的照片)。
5、受害單位資金、物品進出的會計資料、憑證復印件,并加蓋單位印章、注明出處。
6、本罪起點:個人10000元以上;單位100000元以上。
二、信用卡詐騙案
1、書面報案材料,單位報案應加蓋公章。
2、受害人、經手人等當事人如實陳述案發經過情況的書面材料。
3、犯罪嫌疑人在辦卡開戶時的登記資料或被盜用、冒用信用卡用戶的資料。
4、被騙款項的銀行帳單,銀行催收通知憑據。
5、其他所掌握的證明犯罪嫌疑人利用信用卡詐騙的證據。
6、本罪起點:5000元以上,惡意透支10000以上。
三、票據詐騙案
1、書面報案材料,單位報案應加蓋公章。
2、受害人、經手人等當事人如實陳述案發經過情況的書面材料。
3、提供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原始票據及合同協議、收付單據、承諾保證書和其他證據材料。
4、所損失物品的特征、照片(可用同類物品的照片))。
5、受害單位資金、物品進出的會計資料、憑證原件和復印件。
6、本罪起點:個人10000元以上;單位100000元以上。
四、貸款詐騙案
1、書面報案材料,單位報案應加蓋公章。
2、受害人、經手人等當事人如實陳述案發經過情況的書面材料。
3、報案單位的經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并加蓋公章。貸款的原始合同和復印件,犯罪嫌疑人貸款時留下的文件、證明材料等資料。
4、犯罪嫌疑人開戶資料,開戶時留下的文件資料。
5、騙取貸款后資金流向的票據、憑證、銀行帳頁等相關證據。復印資料應由提供單位加蓋印章并注明出處。
6、本罪起點:20000元以上。
五、合同詐騙案
1、書面報案材料,單位報案應加蓋公章。
2、受害人、經手人等當事人如實陳述案發經過情況的書面材料。
3、報案單位的工商營業執照及經營許可證復印件(加蓋公章)。
4、犯罪嫌疑人使用留下的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等相關證明材料。
5、涉案合同和擔保方文件的原件和復印件。
6、擔保、抵押、支付等使用的票據、收付單據、承諾保證書或其他證據。
7、所損失物品的特征、照片(可提供同類物品的照片),可能的請提供實物樣品。
8、受害單位資金、物品進出的會計資料、憑證原件和復印件。
9、其他可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
10、本罪起點:20000元以上。
六、挪用資金案
1、單位報案的書面報案材料并加蓋公章。
2、知情人員如實陳述案發經過的書面材料。
3、報案單位的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犯罪嫌疑人是本單位職工的相關證明材料,如錄用、聘用合同、本人填寫的登記表、任命書、犯罪發生期間的工資單及簽收、福利發放及簽收等。
4、涉案的發票、借貸憑證、物品庫存、收據、財務帳冊、領(用)款憑證、銀行出庫、提貨憑證等原件和復印件。
5、犯罪嫌疑人的簽名(偽造簽名)或使用的印章的原件和復印件。
6、犯罪嫌疑人擔任與犯罪有關的職務、職責的證明材料。
7、本罪起點:挪用本單位資金10000-30000元以上,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進行營利活動的;挪用本單位資金5000-20000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七、職務侵占案
1、單位報案需提供書面報案材料,加蓋公章。
2、知情人員如實陳述案發經過。
3、報案單位的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犯罪嫌疑人是本單位職工的相一關證明材料,如錄用、聘用合同、任命書、工資單及簽收、福利發放及簽收等。
4、涉案的發票、收據、財務帳冊、領(用)款憑證、銀行借貸憑證、物品庫存、出庫、提貨憑證等原件和復印件。
5、犯罪嫌疑人的簽名(偽造簽名)或使用的印章的原件和復印件。
6、犯罪嫌疑人擔任與犯罪有關的職務、職責的證明材料。
7、本罪起點:5000-10000元以上。
八、集資詐騙案
1、書面報案材料,單位報案的應加蓋公章。
2、受害人、經手人等當事人如實陳述案發經過情況的書面材料。
3、犯罪嫌疑人(單位)使用的證明文件、高額回報的書面承諾資料、宣傳資料、收款憑證、受騙者的名單、虛構項目和虛構用途的書面資料等原件或復印件。
4、受騙者已支取的資金及尚未取得資金的相關憑證。
5、資金流向。
6、本罪起點:個人100000元以上;單位500000元以上。
九、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
1、書面報案材料或如實陳述案發經過。
2、單位報案的要提供書面報案材料,并加蓋公章。
3、提供偽劣產品的實物或照片、產品說明書、產品質量標準、假生產許可證、產銷合同、生產計劃書等物證和書證。
4、提供合格產品的實物或照片、產品說明書、產品質量標準等書證。
5、犯罪嫌疑人(單位)使用的證明文件、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地點、數量、價值、銷售去向。
6、可能的話提供權威部門的鑒定結論。
7、本罪起點:銷售金額50000元以上。
十、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
1、書面報案材料或如實陳述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
2、單位報案的應提供書面報案材料,并加蓋公章。
3、犯罪嫌疑人(單位)的基本情況、納稅人性質。
4、提供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發票聯、抵扣聯或存根聯、記帳聯,如無則提供發票號碼或開票單位、受票單位名稱。
5、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份數、稅額。
6、涉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記帳憑證、稅務申報資料。
7、本罪起點:虛開的稅款數額在10000元以上或者致使國家稅款被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
十一、假冒注冊商標案
1、書面報案材料或如實陳述案發經過。
2、單位報案的應提供書面報案材料,并加蓋公章。
3、犯罪嫌疑人(單位)的基本情況。
4、提供注冊商標證書及商標合法有效性的相關材料。
5、真實的注冊商標商品樣品或照片。
6、涉嫌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樣品或照片。
7、提供已知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數量、數額依據。
8、盡可能提供假冒注冊商標的鑒定結論。
9、本罪起點:
A、非法經營數額在50000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30000元以上的;
B、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30000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20000元以上的;
C、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十二、保險詐騙案
1、書面報案材料并加蓋單位公章。
2、簽訂的保險合同原件或復印件。
3、犯罪嫌疑人(單位)的基本情況。
4、索賠申請材料。
5、已支付的保險金相關憑證。
6、保險事故調查報告。
7、證明行為人保險詐騙行為的證據。
8、本罪起點:個人10000元以上;單位50000以上。
十三、逃稅案
1、書面報案料或如實陳述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
2、單位報案的要提供書面報案材料并加蓋公章。
3、犯罪嫌疑人(單位)的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資料的原件或復印件。
4、偽造、變造、隱匿的帳冊、記帳憑證、票據、假產品入庫單等書證的原件或復印件。
5、偷逃稅款的數額。
6、本罪起點:
A、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50000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10%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B、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50000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10%以上的;
C、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50000元以上的。
十四、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受賄案
1、書面報案材料或如實講述案發經過。
2、單位報案的應提供書面報案材料并加蓋公章。
3、當事人陳述詳細經過的書面材料。
4、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職務證明。
5、受賄數額及相關的書面證據。
6、受賄后為他人謀取何種利益以及給公司、企業造成的影響。
7、本罪起點:5000元以上。
十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1、書面報案材料或如實陳述案發經過。
2、存款憑證、記帳憑證、宣傳單、廣告、說明書等書證。
3、存款人已取得的資金憑證、尚未取得應得資金的相關憑證。
4、犯罪嫌疑人吸收公眾存款后的資金去向。
5、本罪起點:
A、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B、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3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50人以上的;
C、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D、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以上就是關于:經濟犯罪立案標準與量刑標準的內容,如有其他疑惑,可以隨時咨詢我們的刑事律師團隊為您答疑解惑!